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渡海文學與文化專題(一)
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after 1949 Taiwan(I) 
開課學期
112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音樂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梅家玲 
課號
CHIN7517 
課程識別碼
121 M37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2 
備註
與沈 冬合授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擬由跨領域的思考出發,以歷史事實為基礎,探討戰後從中國渡海來臺者所帶來的文學與文化,如何在臺灣與在地的文化多源匯流,進而落地生根,創化發展。課程以「文學」與「文化」作為兩大主軸,涵括文史及音樂、戲曲、電影等不同面向。並以「人物」與「空間移動」匯通不同領域,以期為人文研究開啟不同的研究視野。
 

課程目標
1. 掌握「渡海文學與文化」相關文獻材料並具有問題意識
2. 對於文獻材料具有分析研究的能力
3. 對於問題研究具有思辨、創新的能力待補 
課程要求
課前研讀指定閱讀材料,課堂參與討論及提交閱讀與討論心得,期末撰寫論文報告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張誦聖:《臺灣文學生態:戒嚴法到市場律》(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,2022)
楊儒賓:《1949禮讚》(台北:聯經,2017)
楊儒賓:《多少蓬萊舊事》(台北:聯經,2022)
楊儒賓:《思考中華民國》(台北:聯經,2023)
梅家玲:《文學的海峽中線:從世變到文變》(台北:時報文化,2023) 
參考書目
王鼎鈞:《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》(台北:印刻, 2018)
林海音:《剪影話文壇》(台北:純文學,1984)
夏祖麗:《從城南走來:林海音傳》(台北:天下遠見,2000)
紀弦:《紀弦回憶錄》 (台北:聯合文學,2001)
瘂弦口述,辛上邪記錄:《瘂弦回憶錄》(台北:洪範,2022)
潘壘口述,左桂芳編著:《不枉此生 : 潘壘回憶錄》(台北:國家電影資料館,2014)
《傳記文學》
《文訊》(「號角響起,筆耕文學」上、下,352、353期)
中國文藝協會編:《文協十年》(台北:中國文藝協會,1960)
中國文藝協會編:《文協60年實錄 : 1950-2010》(台北:普音文化,2010)
國軍政工史編輯委員會編:《國軍政工史稿》(台北:國防部總政治部,1960)
應鳯凰著:《五○年代文學出版顯影》(台北縣:文化局,2005)
封德屏編:《台灣人文出版30家》(台北:文訊雜誌社,2008)
封德屏編:《台灣人文出版社18家及其出版環境》(台北:文訊雜誌社,2013)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